婚纱照
Wedding photos
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在路上”,才有最美的风景
新闻摄影 >> 摄影技巧 >> 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在路上”,才有最美的风景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在路上”,才有最美的风景 2022年11月作者:吴建勋来源:传媒评论责任编辑:刘佳佩简介: 时间是最好的显影剂。在25年的新闻从业道路上,我有幸见证着时代变迁的每一次跨越,记录着时代前行的每一帧画面。我常常为自己感到欣慰,25个年头了,记者这个行当还没有让我厌倦。 江南十月,秋高气爽, ...内容: 时间是最好的显影剂。在25年的新闻从业道路上,我有幸见证着时代变迁的每一次跨越,记录着时代前行的每一帧画面。我常常为自己感到欣慰,25个年头了,记者这个行当还没有让我厌倦。 江南十月,秋高气爽,安吉余村,山峦叠翠,风景如画。在党的二十大时光,我又一次来到余村。眼前的这片绿水青山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来这里采访,陌生是因为变化实在太快,每个变化都让人振奋。 1 坚守初心,走进生活深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县的余村坚持绿色发展走上共富之路。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余村,看到余村的变化,他很欣慰:“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这些年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无数次地走进余村,用笔和镜头记录余村百姓的幸福生活,见证余村每一处的变化。当年带领村民关闭矿山和水泥厂的“改革先锋”鲍新民,第一个吃上旅游饭的春林山庄主人潘春林,利用家门口风景做起漂流生意的胡加兴,回乡创业的“80后”设计师胡斌,转型做“两山文创”的老矿工葛元德……我几乎走遍了余村每一户村民,用镜头记录着一个个美丽故事。围绕余村绿色发展创作的《绿水青山是我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件作品均获得了浙江新闻奖二等奖,《DRAWN BY THE SCENERY(被风景吸引)》获得浙江省第22届对外传播“金鸽奖”一等奖。 在新闻的路上,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日报老记者徐永辉老师,他的多组专题就是在长期跟踪拍摄中呈现出视觉语言特有的说服力,这样的拍摄我很喜欢,它可以让我的摄影长期延续下去,这也许就是纪实摄影的力量和魅力所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很有意义和价值,所以报道余村,我也会一直坚持跟拍下去。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故事在基层,最让人感动的细节在现场。25年来,我一直坚守采编一线,记录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乐此不疲。因为我坚信:“只有走到生活深处,走入人民心中,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新闻作品。” 2 下笨功夫,因为没有捷径 我并非科班出身,读大学时热衷新闻摄影,毕业后如愿进了湖州日报工作。刚进报社时,一位新闻老前辈就叮嘱我:“你要学会踏踏实实下笨功夫,新闻是用‘脚底板’走出来的!”这句话我至今铭记在心。在新闻的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靠不断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样才能从气象万千的新时代图景中找到最具意义的瞬间,构筑起记录时代的景深。 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卡帕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20多年来,我无数次地奔走于夜色中,倦卧于晨曦里。每一次采访,我总是尽可能地“到现场”。1999年“6·30”特大洪水,湖州三县两区许多地方受淹严重,我连续半个月奔走在抗洪一线。在西苕溪长兴吕山段一处溃堤抢险现场,我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抢拍军民决战封堵缺口,当时年轻的我根本忘却了自身的安危,脑海里想的就是要拍到最现场的瞬间。在南浔一处被淹的村庄采访时,我遇到了新民晚报著名摄影记者雍和老师。他带着我在洪水中艰难前行,一路拍摄,一路采访。我第一次感受到记者这个职业的力量,也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切身体验:一名好记者就是要“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几乎都倾注在了我挚爱的岗位和采访路上。我相信,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希望与理想在坚守,不断地激励着我奔向更远的前方。 2013年,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保护太湖成为环太湖城市的共同心声。于是我们策划了“让爱心食藻鱼流入太湖”大型公益活动。6毛钱认捐一条花白鲢鱼苗,小小倡议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短短一个多星期,认捐了千万尾“食藻鱼”。这一新闻行动被有关专家认为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太湖治理的开端。报道还促成了太湖流域最大规模的一次市民放鱼行动。“洁净太湖水”公益行动扩展至江苏、浙江和上海,影响深远。该报道获得了浙江新闻奖社会活动奖。 我们常说,新闻工作者是记录者,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从“爱心食藻鱼”到“我为湖城添抹绿”,从“一周一心愿”到“爱心帮帮团”,我们培育了一个又一个公益服务品牌,发挥出媒体应有的力量,这也是新闻人的责任担当。 3 记录他们,就是记录时代 新时代,呈现出气象万千的人间景象,充满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是纪实摄影最好的时代。2018年开始,我沉下心来关注起这个伟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倾听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故事,用镜头记录民生温度。 记得美国著名作家苏珊·桑塔格曾说过:“照片是时间和空间的切片。”那么,我希望用最真实的记录让时间成为一种固定的记忆。镜头下的身边百姓,既有穿越岁月的守护者:保护“复活”雕版的父子、百岁笔工、耄耋护林员……也有历经岁月磨炼的好心人:守护烈士陵园半个世纪的老党员,83次无偿献血的协警……也有初涉世事的年轻人:90后新农人、追逐光影的星空摄影师、传承高竿绝技的贵州小伙……还有藏族女教师、傣族小伙子……甚至有生活在湖州的波兰洋媳妇、印度瑜伽师、伊朗油画家……镜头里的这些小人物,或平凡无奇,或传奇色彩浓郁,他们演绎着曲折人生,诉说着坎坷生活,我或是颂扬他们身上的美德,或是表达他们人生的期盼,同时尽可能地让自己的镜头语言贴近这座城市的呼吸。多年来,我记录了一百多个小人物的精彩故事,主持的图文纪事融媒专栏《太湖人家》,获得了2021年度浙江省新闻名专栏奖。 近些年,尽管工作岗位有所变化,但我始终不忘初心,从未放下手中的笔和相机。对这些小人物的记录,几乎占据了我大部分业余时间,却又倍感充实,让我得以从这些鲜活的人物、生活中获取感动、汲取力量。由此,我更加深信坚持的价值:只有全身心地扎根于人民,老老实实深入基层,作品才能真正抵达人心。 4 直面挑战,唯有理想似火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但无论新闻的载体和阅读方式如何改变,优质内容永远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内容为王”是主流媒体永远的“护城河”。越是瞬息万变,越能显示出坚守的可贵。 记者这行做久了,我越来越意识到,增强“四力”永远在路上。特别是作为记者,不能只是简单地记录,更要善于用脑,学会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提炼,善于抓住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 几年前在一次采访春茧收购时,我发现市场上毛脚茧泛滥,致使“丝绸之府”湖州竟产不出高档丝。于是我深入一线蚕农、丝厂、市场追根溯源,经过半个月的调研思考,采写了《丝绸之府的“蚕茧危机”》调查性报道,产生极大社会反响,引起了国家茧丝绸行业部门的重视。该报道还获得了当年的浙江新闻奖。 湖州织里,有着中国童装之都的美誉,随着电商的发展和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加上消费升级,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带着孩子到织里追逐童星梦。我并没有对“织里童模”这一新现象进行简单报道,而是用了长达一年时间,跟踪采访了当地的20多位小童模,记录下童模的真实生活。一次次地深入到家长、孩子、厂商、培训学校老师中间,最终推出了深度专题《织里童模,是也?非也?》,真实、全面的记录,客观、理性的叩问,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深层思考。 受乡村振兴的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返乡村创业。2017年,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趋势,开始关注返乡青年。跑遍湖州的县区乡村,跟踪采访、深入调查,《不负青春不负村》这组报道引起了全国多家媒体的转载,新浪知名专栏“看见”、光明网“光明图刊”均以专题形式刊发。 变化,是我们所处伟大时代不变的主题。为时代变化放歌,为火热生活记录,是我们新闻人永远不变的初心和追求。“不日新者必日退”。在新闻这条路上,我始终保持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浓厚兴趣,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钻研学习。 大船应势争流,水手更需奋楫。在湖州本地媒体中,我们最早运营“掌上湖州”公众号,仅一年就成为湖州粉丝最多、最有影响力的民生公号。探索媒体融合新平台,我们将新闻热线升级为呼叫中心,尔后又升级为“互联网+媒体+民生服务”的高效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在市民中产生了强大的品牌和影响力。我们开办了湖城首档网络文化直播栏目《十二邀阅湖州》大众文化讲坛,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探索网络文化传播新形态。打造湖州区域最权威最丰富的数字图库——湖图网,利用互联网+图片助推媒体深度融合,抢救历史影像档案,推动视觉内容创新。目前,湖图网已入库各类精美图片近20万张,逐步构建起智媒时代视觉内容传播的新生态。“懂行、会干、能担当”这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为了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律,这些年我不断钻研“可视化”新闻生产,连续两年带领团队创作短视频获得了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今年8月份,湖州晚报、南太湖号同步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小店传奇》。一改以往媒体城市报道集中在城市发展、规划、战略这样的宏观层面,而是通过“底层叙事”逻辑,深入到城市中具体而微的普通人生活。12家传奇小店,12段创业故事,写出了人物个性,写出了真情实感。娓娓讲述,追求平实、真切、感人,充满浓郁烟火气,背后的生存之道,更是令人回味。图文、短视频、H5、线下展览等融媒传播,让这组报道火速“出圈”。 当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面对各种挑战,惟有初心和使命不能改变。一个新闻人应该有自己的新闻理想和追求,永远保持一颗对新闻事业的火热之心,梦想与热爱永不停步,正如新闻界前辈范长江所言:“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 若是真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我应该还是会选择做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