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立足整体定位中的摄影专版创新
《新民晚报》这些年与其他媒体一样,在版面的改革上不断推出举措,比如在一周五天中,每天推出一期或名为“目击”,或“上海人家”的摄影专版,持续8年不间断,前后不断修改和完善。正是坚持立足新民晚报的整体定位,在视角、视野、视线、视觉上赢得了新的成果。
视角:受众范围的最大化
作为一张创刊80年的老晚报,确立的办报定位的轴心便是“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决定了它的读者群的宽广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宽广性人群的结构也会相应地变化。比如,文化层次,职业身份。摄影专版从它创办的那一刻起,坚持从本报的整体定位出发,首先就是以受众范围的最大化为视角。
—聚焦的群众性。2008年,报社推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目击”版“配合”开设了“我们的故事”专题摄影专版。视角定格30年间上海市民生活中熟悉的故事中。用新旧照片对比的方式,表现“30年的变化”。这些故事,既有涉及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也有反映群众奔小康变富裕的新鲜事。比如,《“烂泥路”上崛起金融城》反映“昔日烂泥渡路,历经沧桑巨变,如今金融楼宇林立”的镜头;一幅旧照,配的是一幅当天拍摄的“现场照片”。从百姓的生活中,寻找到摄影报道的切入点,通过聚焦的群众性,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即增强了可视性,又为整张报纸同类题材的报道相协调。—人物的平凡性。新闻摄影具有关照人表现人的独特优势。新闻摄影能够精确记录新闻事件当事人的神情举止和新闻事件的现场气氛,通过这种记录,可以在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但把镜头对准什么人?则需要根据报纸的定位而论。新了晚报摄影专版“上海人家”坚持在人物的“平凡”上抓镜头,以“对人的关照”作为摄影专版的视角,从而吸引了这张报纸的读者,并与新闻事件当事人产生了思想与感情共鸣。比如,2009年4月30日《陈力铭协管员爱上她的“棒棒糖”》专版,摄影报道了12岁的陈力铭发明的多功能电子哨,可以减轻交通协管员工作强度的这一平凡人物的“家事”,展示上海普通人家孩子的成长生活。
—故事的趣味性。摄影专版在选择题材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兴趣,拍的是读者想看的。比如,2008年2月14日《“鼠迷夫妇”鼠年夸鼠》,一对常年研究鼠类的“鼠迷夫妇”,故事在有趣中传递动物知识。这些摄影专版能够吸引人,首先就在于让读者感到“有趣”,自然也对这张报纸产生了亲切感。
视野:图中即评的穿透力
一般报纸的言论相对独立于图片,即使是有联系,也多是把图片内容作为新闻由头进行评论。能不能将图片进行解读式评论,即体现“说明”功能,又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如此,亦扩大读者视野。《新民晚报》在每周一期“快人快语”摄影专版上,由资深摄影记者雍和担纲,一张或几张自摄图片,同时配发一篇作者言论。这一图片与文字组合的摄影专版,图中即评的穿透力,扩大了报道视野。
一是表达“图外之意”。摄影专版的照片选择肯定反映记者的立场,但照片往往难以直接体现这种立场。照片是“瞬间定格”,通过言论将图片新闻前因后果说透,图外的意思说白,则可以扩大报道视野。比如,在2008年5月9日《“陆家嘴论坛”》“快人快语”说:这次论坛“高官、高管、巨头、大腕来些啥人?主题谈点啥?总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悉数到场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会有啥新政策新措施出台?股民七嘴八舌,各有解读……层次不同,角度不一,但热情相差无几。农谚语:‘北天开锁,午后见日’,种田人懂得看天,投资者也明白”。切中要害,令人深思。
二是拓宽批评渠道。有人说:言论的生命力在于批评。而运用图片加文章组成摄影专版提出批评,则更能提高批评效果。2008年1月4日《我的太阳》,一张“上海街景”图边上这样评:“说‘膀爷’想到京城,道‘火炉’想到山城,提起‘万国旗’‘七十二家房客’,那也是上海一道风景。要消灭此景,不会像操一把剪刀那么简单……是的,‘万国旗’不好看,但换个角度,它也有节能环保的一面。如何解决,既是一门美学考试,也是一个价值观测验”此景此文说明什么?读者心里明白。
视线:图片内容的新鲜度
人们常说的“视而不见”一词,就说明纳入视觉范围的东西仍可“不见”,“没看到”,这就是视线的选择性。人的视线具有求新纳异的倾向,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者如想使自己拍摄的照片具有吸引力,不能满足于拍摄人们普遍看得见的内容与形式,而应着力于把人们普遍“看不见”的内容与形式变成“看得见”。新民晚报摄摄影专版把“新闻度”作为选择图片的视线,是立足报纸整体定位的又一体现。
一是重大新闻的新鲜。报道重大新闻几乎是每家报纸的“基本功课”,但这“功课”怎么做,各报各异。《新民晚报》摄影专版在这些“竞争”中就是通过现场抓拍新鲜亮点,体现了独特优势。在“汶川大地震”摄影专版上,不仅有地震现场抓拍的动人照片,还有《市民踊跃捐款》《铁路特事特办》《沪首批医疗队上午开拨》《首批131名上海游客回沪》等“震区外”照片。
二是常规新闻的新鲜。把常规新闻做得“好看”,视线就得瞄准“新鲜”。2009年3月4日《“旧报纸”做台灯垃圾桶“全自动” 》“目击版”,这是当天上午“华交会”召开的常规新闻,摄影报道专版记者以“日用品新意迭出”为视角,在版面上采用了一组“时尚购物球”“漂亮花面锅”“报纸版台灯”“自动垃圾桶”彩色照片,既把华交会上焕然出彩的“镜头”展现在版面上,让读者在新鲜感中获得新闻信息。
视觉:编排突出的冲击力
摄影专版的编排风格同样不能与整体定位“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是版面结构合理出奇。无论是“目击”,还是“上海人家”,十分强调结构布局的精致,以增强视觉冲击。比如, 2008年9月11日“目击”版《昔日“奇观”今日笑谈》,用二分之一的篇幅刊登了列车经过棚户区,慢如蜗牛,还需有人在前“清道”的场景,同时在这个版面上配以“轨交3号线列车飞驰在已消失的铁路淞沪线原址上”。这样组合形成视觉冲击力,让读者为之激动:城市的发展史犹如不断提速的火车一样,给人鼓舞,催生激情。
二是照片文字讲究意境。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并不是某个局部,是组合效应的体现。因此,在摄影专版的文字撰写中,十分强调语言美,以此吸引读者。比如,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记者以“散文”语言对图片进行“说明”。2008年5月15日“目击”版题为“为了一个生命”,图片旁说:“深圳,我们到了!……废墟下,还有生命在等待”,情深意切。5月19日摄影专版《黄浦江悲悼》配上“翻开废墟,我们看到了一张张苍白的、满是尘土的脸……”
三是标题精致具有感染力。摄影专版的标题也是眼睛,只是这个眼睛的“种气”要与报纸的定位“如出一辙”的。翻开新民晚报的摄影专版:如《劲鼓队,双手击出活力》《“海归”归海》《穿弄堂与登高楼》《黄豆滚出雨声哗哗碎石模拟马蹄嗒嗒》《“梦露”冷煞了》《袖珍教堂巧手打造》《玻璃房里“五谷丰登”》《80公里步道“直通长江口”》《活着真好》等等,版面的感染力不言而喻。(作者是《新民晚报》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