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许林在2009新闻摄影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主持人(徐鹏飞):今天上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三位嘉宾,一位是前人民日报《新闻战线》的高级编辑许林老师,现在是CFP的高级编审,大家欢迎;一位是中国日报摄影部副主任、著名摄影家,也是我们中国新闻摄影界的获奖大户徐京星老师,我们掌声欢迎;另外一位是河南日报高级摄影记者,著名摄影家陈更生老师,我们欢迎。今天上午由三位老师分别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演讲,然后再由每个老师讲完一个小时的议题之后大家互动,上午整个行程由许林许老师进行主持,我们欢迎。
许林:我讲的很简单,主要是两位年轻的同志,一个是徐京星,一个是陈更生老师,他们两位会做更精彩的演讲。我就是抛这个砖,具体举些例子。我今天就想讲一个问题,影像和摄影究竟是不是一回事,题目就是《影像不等于摄影》。这个问题其实我在07年的时候就讲过这个问题。问题的由来是这样的,在1993年11月,这个当代的摄影家协会代表团到香港参加世界的香港93摄影名家会。当时我们有几个展览,有几个演讲,那么我们在看一个展览,影像和数码制作的展览,在那个展厅当中,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个纪实摄影家,叫曾家杰先生。曾家杰先生提出一个问题,他就跟我说,现在这个摄影还是原来意义上的摄影吗?那么这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因为我们看见赫鲁威茨,他是个美国的摄影家,他基本全是数码制作,他是原始传统的底片拍照片,然后用扫描仪,然后扫描以后,几张底片在电脑上叠加、显像,最后出了个非常不同的画面,想象力非常好,很感人。比如我举个例子,有一副他的作品是有一个桅杆,桅杆是什么做成的呢,是一个乐谱,然后地下是大海,它底下还有一条船,船身是什么做的,是琴键,整个给人的感觉像你在音乐的海洋里头。他创造了这个影像,那么这个影像我感觉已经远远超过了摄影本身。从那以后,我就思考这个问题。那么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这个问题应该说就引起我更深的思考,影像和摄影到底是什么关系?一般来讲,影像可以说是摄影;但是现在面对着完全变化的影像,它还是身影本身吗?还是摄影以外的东西,还是跟摄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这个就是需要我们值得很好的去思考的问题。我是这样觉得我先举个例子,郎静山,大家都知道,台湾摄影大师,他过去拍的照片,他在暗房当中制作了一些非常好的画面摄影,我们看他叫即景摄影,他自己叫即景摄影,那个即景摄影在我看来实际也是一种即景的影像。它是几张照片叠加放在一起,完全按照中国画、传统画的方法造出的比较别致的画面。当然那个充满着沙龙意味;但是这个摄影已经超出了原来的意识。我个人理解纯粹的摄影是在一张底片上,或者说我们现在用数码相机拍是在一个数码文件,一次曝光出来,那一刹那、一瞬间那叫摄影,不管你用数码相机还是传统相机。这次会议收到了25篇论文,其中有一篇论文有一个同志讲到这样一个,我非常赞同。我不知道这个同志在座不在座,一次成像,我觉得非常好的。摄影就是一次成像,如果你再进行二次操作,比如你在暗房当中对原始照片底片叠加、放大,那么这个属于合成照片,比如我们现在用数码,或者你把传统照片扫描,把图像文件变成数码文件,存在计算机里,然后再去制作它,再把别的底片作在上面合成,或者加上自己想象力,那个就超出原来摄影范围了,那么这样的话叫数码制作。也就是说什么意思,摄影绝对是一种影像,是影像的一种,但摄影并不等于影像,就和我们说我们喝粥,粥是由水和米经过加工成了粥,但水它是粥的一部分,它不能水就等于粥,但没有水就熬不成粥,说简单一点就是这么回事。我不知道大家听懂我的意思没有,就是影像它的概念远远大于摄影本身的概念。摄影是影像的概念,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数码时代,现在看影像的概念远远大于摄影的概念,摄影只是影像概念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绝不等于影像,我认为摄影就是一瞬间的定格,摄影有它自己的轨迹,自己的轨道。我们通过相机,传统也好,数码也好,在按快门取景的一刹那,那一瞬间就完成了摄影,这叫摄影。然后我们又把那几张不同时间拍摄的影像去把它合成到一个底板,合成一张照片,经过我们创造成了另外一张图像,那么那张图像叫做摄影制作,或者叫做数码影像制作。因为现在我们主要用电脑数码影像制作,那么数码影像制作,它有它自己的轨迹,比如我搞创意摄影的,我可以充分调动Photoshop里的全部功能,为我的想象、为我的创作来增添色彩、增添景物、增添人物,增添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内容,我所需要的画面对象。最后组成一个非常灿烂、非常耀眼、非常辉煌、非常感人的照片,那么这张照片它不叫摄影,它应该叫数码影像。比如我举个例子,2002年全国第二届影展,有一张照片不知大家看了没有,叫《天宫》,摄影家叫刘宽新,这个摄影师他经过60天把他拍的各种建筑各种宫殿组合在一个天空中,有云有鸟,你感觉就像是一个天空一样,但是他是花了60个工作日来做这个影像,最后在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中得了一个银牌奖,那张作品非常好。所以我觉得我们对PS这件事要正确看待,如果你用在创意摄影里头,你怎么去安排不过分;但是这个东西处理后,它不能是纯粹的摄影,而是叫数码影像,比如刘宽新的《天宫》就是数码影像,它非常成功。反过来说你是拍纪实摄影的、新闻摄影的,这个绝对不许用Photoshop去更改本身的信息,就不能把别的照片添加到上面,添加以后就是造假,因为这是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本身的规则规定的。谁违反了这个规则谁就要受到新闻摄影界的屏蔽。比如,大家都知道去年的《藏羚羊》,刘为强就被屏蔽掉了,没有办法,作者也因此不能再做新闻摄影了,在国外还要严重,你根本就得离开这个行业,但是利用PS搞的很好的人他可以去从事创意摄影,他在那里头有一番天地。所以我对PS历来是分开看的,在创意摄影里头你可以充分用,利用到什么程度都不过分,都是对的,但是在记录摄影、纪实摄影、新闻摄影里是不允许的。我刚接到的一封信,一个读者他好像是觉得我去年参加过打假,反映了一个最新博物馆的一个比赛,也是天空中出现了鸟,一大一小,但是样子是一样的,后来我就查了查,因为我不是没有参加这个比赛吗,后来我就查了查它的比赛规则,明确写着不接收电脑合成的照片,而且需要保留原始底片,后来我把这个信息转到了主办单位,希望主办单位管好这件事。因为由我出面是不合适的,你们看怎么处理,规定里有;如果这个人,他参加比赛,规则里没有这个,那么我就不会去反映这个,因为规则的里没有规定,人家用PS,没有规定人家就可以做。规定了,他就违规了,这样的事我就交给别人,转给了原单位。后来给我写信的人说了,我也跟作者说了,他到现在不愿意告诉我名字,我说没关系,我们交个朋友,我说我觉得你对新闻摄影的爱护之心,维护它的权威性,维护它的真实性,这种心是非常可贵的,我们这点是想通的。在另一方面我觉得你把PS用到了创意摄影我举双手赞成,我绝不说你假照片,我觉得你有些地方你用的还不够,假的再好,虚构的再多,可能你这个创意性更强;也就是说,反过来说你这张照片不能叫摄影,而叫影像,数码影像。我们今天主要讲的这个,给大家说出来关键在哪儿,因为这个事情是从前天的我一个朋友的博客上,他就是介绍的一个新加坡的摄影家,他是从事广告摄影的,但是他拍了一张公益广告,他拍了两只鹤,再给它接在一起,我个人认为从光的分析上来说,光源是不合适的,因为我学过美学,受过正式的美术教育,我觉得一张优秀的作品应该让人挑不出错来,应该从构图、用光、形象、造型以及布局经得起艺术家和评论家们推敲。而这幅作品它的两个框正对,因为它是拼接的照片,就是合成的照片,是合成的一个数码影像,我就根据这个发表的议论,我认为这张作品并不高明,虽然它是一个公益广告,但是它做的不高明。我们没说他做的不对,因为它是公益广告,不是新闻照片,他可以用PS,可以去拼接,但是拼接的时候要考虑到光源,要考虑到艺术效果,要考虑到你塑造的形象,考虑到这些效果,然后接受、反馈怎么样,这些细节都是要考虑的。从那来讲我就说我本人对数码影像是支持的,这是一个新兴的东西,凡是新兴的东西如果大家都能接受的话,而且我看出经过PS成的数码影像是很有生存力、很有感染力的,这个东西不能够去否定它。如果哪位同志说是反对一切PS,这肯定是不对的,创意摄影要提倡PS,但PS不是摄影,它是高于摄影的一种影像。如果你坚持你的摄影是一个纯摄影的东西,比如说我要办一个影展,完全意义上的摄影影展,那我建议各位尽量保持那一次定格的东西,就是在按快门的一刹那下功夫,这上面要下狠功夫,按快门的一瞬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在有了马达相机,但是如果你追求更高品质、更高的一瞬间最好不用马达;如果你拍体育,像某些拍体育比较好的大师级的人物,像李石营,他就用3张连拍,绝不用8张连拍,因为他在连拍过程当中可能有个最佳瞬间,那一动是最好的,你没抓住,这个需要我们在摄影的时候称有个极限量,每一种运动有个极限量,靠你的实践经验去掌握,那么恰巧这个最佳的瞬间是在这点、这点、这点三个拍摄点之间,恰巧这点你就错过了。所以我个人觉得你要追求最好的摄影,最好的瞬间,要用单次,也就是一次成像,而不是连续的,这是我的建议。当然有些同志使用马达习惯了,也能拍出很好的照片来,所以你要办展览,不想搞成影像的,是纯摄影的,那就不要搞合成,这跟新闻摄影、创意摄影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追求摄影本身的质量。那要是你追求创意,那我建议你尽量用Photoshop去给它添加东西,去合成,去想象,把它在摄影基础上搞成一个新的影像,数码影像。我今天想的其实这些问题很简单,但是要把说清楚也很难,有的地方我说的不一定很对,仅供大家参考。(白飞飞整理)